又近一年端午时,粽叶飘香唤回了今人对屈子的记忆。汨罗江上水波荡漾,残阳如血,透出历史的尘烟,曾唤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哀思。苍茫的天空下,残阳映照着他的影子,悠远而鲜亮。
两千年弹指一瞬间,唯独留下汨罗江畔孤独的清影,是屈大夫沉吟国难的留像。汨罗江将生命的故事书写在大地之上,屈原地将爱国情怀融入涌动的江水中,这故事流传了千年,读来每每让人心肠激荡。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,他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;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”,是他坚守真理的赤诚之心;“制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以为裳”,这是他高贵的操守。虽历经磨难,但他对人民那颗深切热爱的赤诚之心始终不变,人民为之所向。即使身死,他的意志仍在汨罗江的激流中化作不朽的万古流芳,洗涤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心灵,自发的演变为了以吃粽子、插艾叶等方式,来表达对他的的崇敬与哀思。
无论是《曹娥碑》里救父而亡的十四岁的孝女,还是正直忠诚的伍子胥受谗害而死,或是女中豪杰秋瑾为革命而英勇就义,历史灰黄的记忆已封于尘烟,但后世的白纸黑字却明晰着和善的力量。“谁信骚魂千载后,波底垂涎角黍”,刘克庄在怀疑,我们却相信,相信人性正义的力量。
不止一个屈原,在漫漫历史长河中,还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佩的爱国者,他们以血肉之躯,书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爱国史诗。比干剖心,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忠诚和正义的信念,胸膛中流淌的不仅仅是热血,更是对国家、对民族的一腔赤子情怀。苏武牧羊,宁愿忍受寒冷和困苦,也绝不向敌人低头,他的背影如同一座高山,屹立在茫茫草原中。文天祥抗元救国,用忠诚和正义的武器,昂首对上了时代的晦暗。谭嗣同血荐轩辕,用生命的代价,诠释了对国家的无尽忠诚。杨靖宇威武不屈,用坚韧和勇敢书写了一段震撼人心的抗日故事,他的英勇牺牲,铸成了一座永恒的纪念碑。
我们纪念屈原,但不止纪念屈原,是对爱国者的纪念,是对一种独特的爱国风骨的景仰与传承。他们的事迹如同一面镜子,照亮了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份爱国情怀。纵使时光荏苒,世事翻覆,这样的英雄亦将层出不穷,而我们对他们的怀念永在,长存庄严。